本文3200字,約5分鐘閱讀
近日,有媒體大幅報道中國官方大力推行含有熊膽成分的抗疫藥物,引起了國內外相關人士的廣泛關注,中醫藥又再一次因“利用野生動物資源”而成為靶子。
福克斯新聞的相關報道(來源:福克斯新聞網站)
獨立報對此的報道(來源:獨立報網站)
熊膽,真的入藥了嗎?
在這些報道中我們可以發現,外媒報道重點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由野生動物食用而引起”、“中國政府前不久禁止野生動物非法交易與食用”和“中國官方推薦含有熊膽成分的中成藥作為治療藥物”之間形成的鮮明對比。暫且不談新型冠狀病毒是否來自于野生動物食用(目前只是傳言,尚無科學證據表明),那么含有熊膽的藥物是否真的受到國家推薦呢?
經筆者了解,外媒所提到的熊膽入藥指的是痰熱清注射液這一中成藥。痰熱清注射液不是因這次疫情新開發的中成藥,而是在抗擊非典時期就得到廣泛應用的藥物,被譽為“在患者救治中起到了積極作用”。進一步查找可知,痰熱清注射液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曹春林等人歷經15年研制而成,是一種復方中藥,由黃芩、熊膽粉、山羊角、金銀花、連翹5味藥材組成。痰熱清膠囊也由這5味藥材組成。其中,黃芩、金銀花、連翹是植物藥,熊膽粉、山羊角為動物藥”。而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痰熱清注射液可能也有一定應用。
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官網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通讀全文后我們可發現,文中第十點“治療”下的“中醫治療”中的重癥、危重癥推薦中成藥中有提及痰熱清注射液。值得注意的是,痰熱清注射液只占很小的篇幅,并且是和其他許多中成藥在同類病證建議療法中一起推薦,并不是唯一推薦。這表明,替代痰熱清注射液的選擇有很多,《診療方案》中也特別提及:“功效相近的藥物根據個體情況可選擇一種,也可根據臨床癥狀聯合使用兩種”,是否使用痰熱清注射液完全取決于地方醫院,并不是國家強制推薦,只是作為備選項之一。
《診療方案》中屬于重型病證的氣營兩燔證的推薦治療方案
筆者認為,在這些關于“熊膽入藥”的報道里,揪住《診療方案》中偶有提及的痰熱清注射液大做文章,以抨擊中醫藥與相關政策,似乎有斷章取義之嫌。
熊膽粉,真的有必要嗎?
在此次疫情控制過程中,中西醫結合的療法立了大功,拯救了無數患者。據一線醫護人員描述,此次疫情控制期間中醫藥的應用“主要是組合拳,包括中藥湯劑、中成藥、中藥注射液和一些中醫特色療法、飲食指導”。中醫藥在此次抗擊疫情中顯現的優勢預示著,國家未來必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廣中醫藥與中醫藥文化,但值得警惕的是,這也會給不合理利用名貴動物藥牟利的產業有可乘之機。
盡管痰熱清注射液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并未得到官方大力推廣,但是關于藥企捐贈熊膽粉制品給地方醫院的新聞依然可以看到。
比如,歸真堂藥業曾先后兩次向湖北定點醫院捐贈價值上百萬的熊膽粉。同時期,恒瑞集團聯合野寶藥業也向哈爾濱市傳染病院送去了價值45萬余元的熊膽粉藥品。
關于歸真堂藥業捐贈金膽級熊膽粉的新聞(來自:鳳凰網新聞)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藥企捐贈的都是“熊膽粉”,而不是含有熊膽粉的中成藥痰熱清注射液。難道這些藥企是要讓醫院自行配制痰熱清注射液嗎?那么有相關需求的醫院為何不直接購買現成的痰熱清注射液?若醫院真的利用這些熊膽粉配制痰熱清注射液,而不是購買現成的藥品,是否浪費了可以用來救治病人的寶貴人力與時間?目前并未有研究證明單獨的熊膽粉在臨床上對新冠肺炎有療效,因此藥企的捐贈行為值得我們進一步討論。
在網上搜索歸真堂和“金膽級熊膽粉”相關資料可發現,2018年5月底,歸真堂藥業作為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常務理事單位,以及傳統名貴動物藥標桿品牌,應邀出席“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醫藥業商會連鎖藥店分會會員代表大會暨2018年中國藥店商學院濟南峰會”并參展。此時“金膽級熊膽粉”的賣點在于治療肝膽類問題、中醫理念中的濕熱證、實火型炎癥等范疇的疾病。歸真堂副總吳銘延先生在接受《中國藥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政策,鼓勵名貴動物藥的發展,在良好的政策環境下,歸真堂將發揮自身的產業化綜合優勢,大力打造傳統名貴中藥保肝的“黃金爆品”。
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政策是否真如吳銘延先生所說的“鼓勵名貴動物藥的發展”呢?
另外,也想了解:捐贈“熊膽粉”,究竟是依照哪條藥典或原理提供的?這種捐贈行為所為真的是為了抗疫還是抗銷路不暢?
發展中醫藥=發展珍稀瀕危野生藥用動物使用?
《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重點任務”部分第五點“全面提升中藥產業發展水平”下有一點“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利用”提及動物藥,對于珍稀瀕危野生藥用動物,其重點也在于保護與繁育研究,由此可見,并無歸真堂副總吳銘延先生在接受采訪時所說的“鼓勵名貴動物藥的發展”。
繼續搜尋“鼓勵名貴動物藥的發展”的相關信息,我們可以發現,2018年政協委員肖新月上交《關于大力支持名貴動物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提案》,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都作出了回復。中醫藥管理局的回復重點在于“促進野生動物保護與中醫藥傳承發展相關工作”,重點強調保護與繁育為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保護和促進名貴動物藥產業良好發展”。
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回復重點在于利用好現有多種珍稀藥用野生動物資源,并與有關部門下發關于珍稀藥用野生動物入藥的若干文件。值得注意的是,林業局的回復還提到“人工繁育和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入藥并不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相關規定,尤其是納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野生動物,實行與野外種群不同的管理措施,加載專用標識出售和利用,更有利于醫藥產業健康發展”。
從兩局的復文中我們可以感覺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甚至比中醫藥管理局還更“注重”珍稀藥用野生動物入藥和發展,個中原因引人深思。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曾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采訪中常紀文多次表示,熊膽資源稀缺,價格昂貴。他還表示目前“人工熊膽和人工熊膽粉的替代研發不足,盡管天然熊和熊膽粉價格昂貴,更多的人仍然選擇天然熊膽和熊膽粉,這無疑會刺激市場需求,導致部分企業非法從野外捕捉或從國外走私黑熊”。據報道,2014年有黑熊幼崽走私被查獲,這些熊大部分被走私到中國大陸的養熊場,用于取膽并改善熊廠的基因資源。因此我們不得不質疑捐贈熊膽粉藥業的熊膽是通過何渠道獲得?是真如他們所說的自主繁育而得還是通過某些不正當渠道獲得?
歸真堂活熊取膽現場。攝影/章軻(來源:第一財經網)
中醫藥的推廣之路和發展之路還很漫長,這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學科還需不斷調整,以適應21世紀的社會發展。在中醫藥的國際推廣之路上,野生動物藥的使用一直備受關注,有心人士甚至以此為靶攻擊這個造福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學科,忽視了中醫其實是一個涉及范圍大、涵蓋廣的綜合性學科,動物藥只是中醫藥大海中的一瓢水。況且,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需求,動物藥替代品研發與藥用動物繁育技術一直不斷在進展,但是有意攻擊中醫的人對此視而不見。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依然有不少人盯上“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資源”這一塊香餑餑,利用其牟取巨額利益,不顧對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因此,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與去除中醫學科的糟粕依然任重道遠。
盡管并不是國家強制推薦、只是作為備選項之一,我們仍然希望、并呼吁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請將這一含有“熊膽”成分的、早就曾被列入過“有嚴重不良反應的注射劑品種名單”的中成藥“痰熱清注射液”從《關于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的第七版中去除。
這既是保護環境、實現中醫藥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維護人類健康的需要。更是體現出負責任的讓中醫藥“走出去”、實現傳統醫藥的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
畢竟,尤其是在經歷了多次疫情之后,更讓我們看到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性。中醫藥發展是中國對世界發展的重要貢獻,希望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并且各戰線都應以維護人民安康為宗旨。
文/洪珮嘉 核/Littlejane 編/Angel
2020年4月1日作
【參考鏈接】
1. https://www.foxnews.com/world/china-promotes-bear-bile-as-coronavirus-cure
3.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0/0304/c14739-31616706.html
4. http://hunan.ifeng.com/a/20200224/8074369_0.shtml
5. http://www.gztxd.com/home/NewsDetail/37
6.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20-02/22/c_1125610182.htm
7. https://www.qianzhan.com/indynews/detail/242/180606-0f461950.html
8. http://www.cn939.com/news/zcfg/2016/02/28/109362-8.html
9. http://bgs.satcm.gov.cn/gongzuodongtai/2018-11-12/8254.html
10. http://www.forestry.gov.cn/main/4862/20180918/145830242465485.html